调查询问笔录是文化执法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最普通、最常用、最直接的证据,制作质量的好坏,直接关系到及时查明案情、证据收集固定、认定违法事实,以便准确地实施行政处罚。
一、要掌握情况,理清思路,有的放矢。询问的目的一定要明确,针对现场发生的情况,围绕违法事实展开询问,多问开放式的问题,让当事人自己描述案情发生的经过,与案情无关的问题完全可以不问。为了确保整个询问过程顺利进行,可以先列出询问提纲,并做预案分析,对可能发生的抵制回答要有所遇见,通过迂回的方式,了解到真实的情况,以获得有效完整的证据。
二、要注重细节、掌握技巧、冷静灵活。在询问过程中,和案情有关的时间、地点、行为、涉案物品的来源、账目、电脑记录等都要问到。对于不配合、有抵触情绪的当事人,一定要掌握技巧,先稳定当事人的情绪,缓和询问过程中紧张的气氛,让其愿意回答询问的问题。对虚假、伪装的回答,要抓住要害、一针见血的提出质问,使其无法自圆其说。对耍态度、讲关系、说大话的当事人,要保持冷静的态度,有礼有节、不温不火,切记因方法不当,激化矛盾,使询问陷入僵局。
三、要严格程序、规范询问。在笔录中要反映出表明身份的亮证环节,要告知当事人回避的事项和权利义务的内容。询问的问题用语规范,少用口语化的描述,在问题中切忌出现“大概”、“可能”、“也许”的词语,这会给违法行为的定性造成困难。在询问结束时,要让当事人自己翻阅笔录内容,在记录无误的情况下签字确认。